首页
道德观察
德育课堂
德育故事
礼仪学堂
视频讲堂
公益短片
德育专题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德育 > 德育专题 > 正文

高校游遭遇游客素质难题 陋习让校园不堪忍受

暑假到来,各地旅行社推出的“暑假游”“修学游”“夏令营”等旅游产品又让北大清华的门口拥堵起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都赶在学校放假之际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门介绍自己欢迎参观访问者到来的态度。一方面是兴冲冲而来,一方面是欢迎接纳的态度,而同时,又有“北清公司在北大西门收费事件”等报道出现。为什么本应该顺理成章“宾主尽欢”的局面却变得众说纷纭,争议不断呢?

名校细致服务接纳八方客

对于参观者,高校的态度一直是宽容接纳,就连2006年被媒体热炒的北大限制旅游团时期,每天进入北大的参观者也达到5000余人。

对待参观者,清华大学秉持的态度是:清华园开放,真情服务社会。为了让来校参观者更清楚地了解相关参观事宜,清华大学保卫处专门制作了“清华大学校园参观来访特别公告”公告牌,放在主要校门处,并通过学校主页等网络形式对外公布。公告中指出,清华大学校园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不是参观旅游景点。入校参观来访者无须经过任何人员或机构审批、无须向任何人员或机构交费。同时,也希望来校参观者爱护校园建筑物、爱护环境、爱护花草及公物。

清华大学校党委书记陈希说:“学校一方面要为参观者提供必要的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全力保障校园环境的安全有序,尽力减少对师生员工正常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的影响。”学校保卫处专门组织了综合巡查队,维持校园秩序,学生组成校园交通协管队加入。对于参观者相对集中的区域,还专门派人疏导交通,在参观者喜欢拍照的地方,人流密集时段还会采取诸如拉起黄色安全带等措施维持秩序。清华大学接待服务中心暑假还将增设校园交通车的频次。

同样,北京大学的态度也是以教育为先,通过增强服务来有效地组织营造有序友好的氛围。比如,成立学生服务总队校园参观引导分队,招募、培训引导员引导参观,维持秩序,增设流动厕所和果皮箱,还专门设立校园环境、校园卫生专项管理办公室,组织专职巡查管理人员,在参观区机动巡查,在重点文物保护区有专人巡查。

其实,对于参观者,北大和清华的态度一直是宽容接纳的,就连2006年被媒体热炒的北大限制旅游团时期,每天进入北大的参观者也达到5000余人。在参观高峰期,每天会有上万人,甚至几万人进出北大。

旅游陋习让校园不堪忍受

真正让高校头疼的,不是人多,也不是小学生、中学生抑或是成人,而是在参观过程中的行为陋习带来的破坏,破坏校园的安静和优美整洁,甚至文化。

尽管高校在谈到校园开放问题时,选择的用词是“参观访问”而不是“旅游”,来访者的行为并没有因为这充满敬意的用词而和在其他旅游景点有所不同。

一位做志愿服务工作的清华同学在BBS上发帖子这样描述:作为很多游客的目的地,二校门很受游人光顾,可是有很多人把糖葫芦籽吐在地上,甚至把桔子瓣什么的也吐在地上,然后不顾扎眼极了的垃圾,很高兴地在那儿照相。大礼堂前草坪前的日晷、草坪东南方向有一块刻有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大石头,在这些地方照相很能体现出在清华玩过,于是很多游客就踩草坪、踩草坡,爬日晷……劝阻根本不管用,甚至,亲自碰到组织学生来参观的带队老师坐到那块刻有清华校训的大石上拍照。这位同学努力的制止,但是“刚说完草坪,眨眼间,又一窝蜂的直接从草上跑到铜像那边去了,踩在上面,喊都喊不过来。”

这位同学的见闻在来“感受最高学府氛围”的参观人群中屡见不鲜。事实上,“导游则拿着大喇叭不停喊话”,“(清华二校门、北大图书馆等地方)打着横幅拍照的旅行团络绎不绝”,“游客拿着旅行包坐到教室里大声聊天”,“在通往未名湖的路中,小游客们在导游的带领下穿越草坪,踩出了好几条新路来。沿途也制造了不少垃圾,湖面漂着零食袋、纸巾和塑料瓶”……这都不是个别现象。甚至有校内同学不小心撞到旅游者,尽管道歉却还是被打的事情发生。

北大和清华的校园,由于历史悠久,都是文物保护单位。据介绍,近年来,几乎所有的古迹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塔、碑、亭等古迹,都随处可见“到此一游”的刻痕。

这些现象非常容易让人联想到2006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中国公民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大声喧哗、扎堆吵闹。在景观文物、服务设施上乱刻乱划,踩踏禁行绿地,攀爬摘折花木。在国内旅游点,由于都是类似行为和景点相应的防范措施,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国外的旅游胜地,由于对其他游人造成影响,中国游人几乎成了“旅游陋习”的代名词,甚至有酒店拒绝接待中国旅游团;在高校校园里,来参观游览的人完全不顾及校园内还有正常的学习生活,给老师和同学都带来很大困扰。真正让高校头疼的,不是人多,也不是小学生、中学生抑或是成人,而是在参观过程中的行为陋习带来的破坏,破坏校园的安静和优美整洁,甚至文化。

文明养成教育尤为重要

人的素质绝不仅仅是考上大学时的那个成绩单,甚至压根就不是。在培养孩子成为人才之前,有必要让他首先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知荣知耻、言行得体的人。

感受学府氛围,激励求学志气,是家长热衷以各种方式带孩子到清华北大参观的目的,但是,从高校不得不提出“希望来校参观者爱护校园建筑物、爱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的公告,就可见“感受氛围”事实上和“到此一游”几无差别。

“文明、规范、有序”是游客游览风景名胜区的基本行为准则。这种完全消遣性的游览行为准则竟然在“参观访问”著名大学时候都做不到,何谈“激励孩子树立远大理想”?

有专家认为,“感受氛围”变成“到此一游”,这和许多家长急功近利的教育心态有关系,只注重名校对孩子的激励作用,却忘了在参观过程中的养成教育、素养教育。人的素质绝不仅仅是考上大学时的那个成绩单,甚至压根就不是。在培养孩子成为人才之前,有必要让他首先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知荣知耻、言行得体的人。现在的事实是,就在高校参观的过程中,有的大人行为还不如孩子呢。

不文明行为背后,其实是一种对别人权益与感受的漠视、对公众场所的自私不负责。一边带孩子来“感受名校氛围”,一边在参观过程中不纠正,或者根本不懂得纠正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他人感受的行为和心理,如何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生动、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人?

分享到:
来源:新华网  2015-05-26  8138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