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道德观察
德育课堂
德育故事
礼仪学堂
视频讲堂
公益短片
德育专题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德育 > 道德观察 > 正文

有效机制让爱心有质量更专业:志愿服务在厦大"开花"

在日前举办的厦门大学校庆活动中,该校材料学院2010级本科生刘倩获得了学校颁发的“嘉庚奖章”:2012年,体重才45公斤的刘倩捐献了两份造血干细胞用于救助一名体重超过65公斤的白血病患者。

对厦大来说,去年也是该校爱心“丰收年”:该校“爱心课堂——厦门大学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项目获得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爱在乌蒙”暑期援建队入选央视2012“感动中国”候选人和新华社主办的“中国网事·感动2012年度网络人物评选”候选人,并获评感动福建十大人物;两个学生集体获评省级“雷锋班级”和“雷锋团支部”……

厦大校长朱崇实说,让学生充满爱心,是厦大的特色也是厦大的优良传统。端正奉献心态,采取正确的奉献行为,把有质量的爱奉献给需要的人,让奉献爱心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当前我们正力促学生志愿服务上新高度的一个努力方向。

●有效机制撑起有爱心的学校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为厦大志愿服务提供了蓬勃发展的土壤和环境。

该校团委书记陈怀锋介绍说,学校近年来还着重加强了志愿服务机制建设、志愿服务项目设计开发和志愿服务精神成果转化三项工作。其中,厦大推出的“厦门大学注册青年志愿者管理系统”信息平台,在全国高校属首创。这一信息平台和《厦门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时间存折》“双轨并行”,形成了志愿者电子与文本的双重建档,进一步规范了志愿者招募、管理与认证机制,建立了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极大激励了厦大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的热情。

该校还以“12·5国际志愿者日”、“3·5中国志愿者日”等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报告会、志愿服务图片展、项目推介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将志愿服务中感受到的“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体会转化为内心道德实践,并选出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员叶楠、“红树林守护者”刘毅等一批优秀志愿者,带动广大青年学生投身志愿服务。

据统计,厦大目前约有2.8万名志愿者,五年来,累计提供志愿服务近200万小时,形成了扶贫支教、社区服务、法律援助、环境保护、大型赛会、汉语志愿者等较为系统的六大志愿服务类型。

●让爱心更有质量更具专业性

经过多年努力,“让志愿服务成为学生一种普遍的校园生活方式”在厦大早已从口号变为了现实。

现在学校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推动志愿服务提升质量,使其更加专业化、科学化和持续化。“虽说爱心无大小,但我们还是希望爱心有质量。我们想结合学校的人才和学科优势,使厦大的志愿服务更凸显高校特色。”该校分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同志如是说。

近年来,厦大逐渐完善了志愿服务的培训、评估、表彰等环节,并为刚成立的志愿服务团队配备了专业顾问。据介绍,现在学校积极主动为学生志愿服务的好项目整合投入资源,助其成长。譬如,社区服务类项目上,学校会为其配备社会工作系的师生“智囊团”;而在环保类项目上,学校则会让有关学科和社团介入等,帮其分析评估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该校公共事务学院“关爱厦门市成功小学农民工子女”项目于2005年启动。该院团委书记杨玲说,相较于八年前,现在这一项目更加系统和专业化,更加注重岗前培训和教案撰写,已形成包括策划、协调、宣传、招募、组织、培训、实施、评估、总结和反馈等在内的完整的项目体系和“五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放小眼光多关注身边人和事

在向专业化努力迈进的同时,厦大也在力倡学生的志愿服务不要只瞄向大项目、追求轰轰烈烈,而是要多看看身边事和身边人。

现任厦大团委副书记的孙佳说,我们教导学生在开发项目时眼光要放小再放小,多想想我能为身边人做什么,自身力所能及的是什么。今年3月,厦门大学团委和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了“厦门大学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鼓励学生关注校园生活实际需求,开展志愿服务项目。

厦大青协副主席、公共事务学院2009级本科生陈雪说,此次大赛共有50多个团队报名,提交了70多个项目,涉及关爱空巢老人、环保、二手市场等方向。这名“资深”志愿者说,同学们的热情与创意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分享到:
来源:光明日报  2015-03-13  7795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