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道德观察
德育课堂
德育故事
礼仪学堂
视频讲堂
公益短片
德育专题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德育 > 礼仪学堂 > 正文

中国军人礼仪

中华民族素称礼仪之邦,蔚为壮观的民族礼仪形式经过代代传承更新,积淀为中华文明的肌理血脉,不断维系与强化着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人民军队经过八十多年的征战洗礼与发展建设,在继承传统礼仪文明积极因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独特的礼仪形式。这是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必然结果,是我军加强组织管理、纪律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营造和谐的内部关系、展现人民军队精神风貌的重要途径,是我军整体形象和文明素质的外在反映,是现代军旅文化的浓缩,更是国威军威的彰显。

每一位军人,都曾接受过各种军人礼节的基本训练,也经历过很多重要的仪礼场合。每每回味那庄重肃穆的场面,我们作为共和国军人的神圣感与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在此,让我们一起随着这些凝固的军人礼仪瞬间,通过军人礼仪这个窗口,深入领略民族文化与军旅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感受我们国家的强盛气象和人民军队的凛凛之威!

阳刚之礼威武之仪

礼仪文化的重要分支

礼仪在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古代所谓礼仪,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诸如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害祈禳、学校科举、军队征战、行政区域划分、房舍陵墓营造,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无不与礼仪有关,它几乎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概念。直到近代以后,礼仪的范畴才逐渐缩小,现在则一般只有礼节和仪式的意思。简言之,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军人礼仪,也称军事礼仪、军队礼仪,是整个民族礼仪文化的重要分支,是军人和军队在内外关系中表示敬意的礼节、仪式,具有严肃认真、正规划一的特点。军事仪式是军事典礼的形成,是部队作风、纪律的体现。外交活动中的军人礼仪可以体现国威、军威。

军人礼仪有着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军人称呼、军人仪容、军人着装、军人举止、军队内部礼节、对外交往以及军旗、军乐、礼炮、仪仗队等等。而每一类又可细分为多种具体的礼节和仪式,如仅与军旗有关的仪式就有授军旗、迎送军旗、升军旗、向军旗宣誓、向军旗告别、赠军旗、军旗覆盖等。

军队的形象展示和敬意表达。

在世界各国所有的军种中,海军无疑是礼仪最多的军种。这大概是因为海军参加国际交往和重大活动最多。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挂满旗、满灯、升挂国旗、设仪仗队和军乐队、舰员分区列队(站坡)、鸣笛、鸣放礼炮、海上阅兵等等。目前,虽然世界各国海军的礼仪在等级划分、规模及执行方法等方面不尽相同,但其表现形式是基本一致的。

世界各军兵种的标志性军礼五花八门,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用某种仪式表示:现在我手中没有武器或是无法操作武器。陆军举右手:我的手是空的;骑兵双手拉马注目,或者举一只手示意:我现在不可能拔刀;海军列队甲板:我已离开炮位;空军在地面和陆军一样,在空中是摇摆飞机:我在专心操纵飞机,没可能分神开炮等等。

在世界各国军人礼仪中,使用最广泛的莫过于行军礼了。军礼,即敬礼,是军队中使用的严肃礼节。军人敬礼分为举手礼、注目礼和举枪礼。着军服戴军帽或者不戴军帽,通常行举手礼。携带武器装备不便行举手礼时,可以行注目礼。举枪礼仅限于执行阅兵和仪仗任务时使用。

全世界的军礼含义都是一样的,即崇高的敬意!

受到礼文化长期影响的中国古代军队在军事实践中筛选、过滤着礼文化的有效成分,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军队礼仪。军礼在我国古代亦称“兵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西周时期的军礼为“五礼”之一,即吉、凶、军、宾、嘉。古代“军礼”是一个含义宽泛的概念。从西周来看,主要是指军队和军人的行为规范、礼仪形式,既包括交战的规则,也包括了军队中的各类礼仪和纪律。这些礼仪在当时也是维持军事纪律、保证军事行动效率的重要制度。兵法云: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古代将士出征、交战、凯旋乃至战败都有礼。“退避三舍”是一种礼;“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也是一种礼;“击鼓而进”是一种礼;“鸣金收兵”是一种礼;打了胜仗,奏凯乐,唱凯歌,是一种礼;打了败仗,竖白旗,甚至缴械投降,也是一种礼。正所谓礼仪无处不在。中国古代军事礼仪中的文化内蕴和教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外化仁德,锻造正义之师;彰显节义,陶冶军人情操;明确尊卑,严格军纪制度。

中国军队行举手礼始于清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西学东渐,一些西方礼仪传入中国,北洋新军时期的陆军便采用西方军队的举手礼等,以代替不合时宜的打千礼等。

我军礼仪集中展示文明之师形象

一个国家的形象往往是通过公众的礼仪来体现的;一支军队的形象也是通过官兵的礼仪来体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将礼仪之邦的精髓发扬光大,经过数十年的创新发展,形成了特有的人民军队礼仪,展示了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早在红军时期,我军就制订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说话和气”、“不打人骂人”、“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等等,都是对革命军人在处理内外关系时所提出的礼貌要求。1936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国工农红军暂行内务条令》,规范了红军官兵的行为举止。此后,随着军队的发展和军事斗争形势的变化,中央军委先后对内务条令进行了10次修订。我军内务条令对军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如礼节、着装、仪容、称呼、举止)和日常制度中的一些具体要求,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一是关于军队内部的礼节以及军人和分队对军外人员的礼节的规定。明确了军人在各种时机和场合下应行的礼节。二是关于军容风纪的规定。明确了军人的着装和仪容的具体要求。三是关于称呼和举止的规定。明确了军人之间的称谓,提出了军人在各种场合的举止要求。四是关于军容风纪检查的规定。明确了军容风纪的检查制度等,这些都是对军人行为的规范,是军人形象和礼仪的标准。2001年10月,总政治部颁发施行《军人道德规范》,作为全军官兵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

军队礼仪作为特定的仪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挥仪式的力量,必须使仪式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2002年,总政治部专门组织拍摄了一部总结部队仪式教育基本做法的教育光盘——《军队仪式教育》,确定了7种仪式:升国旗仪式、阅兵仪式、宣誓仪式、授装仪式、授军旗仪式、授予晋升军衔仪式、向军旗告别仪式,为加强全军仪式活动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当然,我军不同军兵种部队、不同的重要活动有着不同的礼仪,远不止这7种仪式,诸如:换岗仪式、发枪仪式、新式服装发放和展示仪式、立功受奖仪式、三代坦克交接仪式、巡洋舰接收仪式、烈士灵柩迎送仪式、环球舰队环球航行证书发放仪式等等。大到国庆阅兵式,小到战友送别时一个激情的拥抱、一个深情的眼神,甚至“默默无语两眼泪”,都是一种礼节、一种仪式。仪式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更不是纯粹多余的形式。一个庄重、生动的仪式,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往往胜过千言万语。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已成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很多人回忆自己的军旅生涯时,许多事情都记不起来了,而那些仪式却刻骨铭心、永生难忘。

今天,我军正在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征途上阔步前进。军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肩负特殊的使命,军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事关人民军队的整体形象。军人形象如何,直接影响着军队的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和战斗力,影响着军队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一个军人的姿态、仪表,是革命军人素质的表现。一支威武雄壮的军队形象,代表国威军威。形象是窗口,透视着一支军队的整体素质。不论军官还是士兵,也不论具体在什么工作岗位,只要身着军装出现在人们面前,就代表着整个军队的形象。军人文明礼貌的养成,离不开军旅生活的训练和熏陶。我们每个官兵从加入人民军队行列那一刻起,就应努力按照条令条例的要求,自觉加强军人礼仪修养,“礼”直气壮地塑造自己的形象和气质

日常礼节——规范行为举止

在我军推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征途中,逐渐发展形成了一系列严格具体的礼仪,对军人的军容、仪态、内部礼节、对外交往的礼仪形式都有详细的规定,对于部队加强作风纪律建设,严密组织体系,和谐内部关系,强化内部管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盛典礼仪——彰显国威军威

在盛大纪念活动、重要庆典等仪式中,军队礼仪的演示集中庄严地展示人民军队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是隆重展现国威、军威的一个窗口,有着特殊的震撼力和影响力。

(程志强自述)一个普通的士兵,一旦走进仪仗队的行列里,他便与祖国的荣誉、民族的尊严联系得更紧密了。

我从当排长开始,一直担任仪仗司礼的执行队长。上世纪90年代初,为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国家决定给仪仗队更换新式礼服、穿马靴,执行队长和分队长扎武装带,由佩用手枪改佩用军刀,这在中国仪仗队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我主动承担起为佩用军刀设计动作的任务,经过一个多月的探索和实践,终于设计出了一套佩带军刀、拔刀、立刀、撇刀、举刀礼、刀入鞘规范动作,得到了外事部门的赞同和认可。1992年10月4日,在我国领导人举行的欢迎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纳尔·曼德拉欢迎仪式上,仪仗队第一次使用军刀礼,当执行队长面向曼德拉,潇洒利落地做出一连串规范动作,最后举刀敬礼报告时,曼德拉高兴地举起右拳,表示称赞。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上级把中英双方政权交接仪式上升国旗的任务交给了我们。为了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那年5月,我先后两次到交接仪式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全力投入到仪仗方案的设计,组织部队精心演练。在庆典仪式上,我们仪仗队战士以严整的军容军姿、昂扬的精神状态、刚健有力的标准动作,使鲜艳的五星红旗随着雄壮的国歌节拍,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冉冉升起。国歌奏完,正好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端,迎风招展,整个过程分秒不差,协调统一,圆满顺利,使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扬眉吐气!

特别的场合,特殊的时刻,特定的对象,一个庄严的军礼,胜过千言万语的表达!对祖国的爱恋,对军旅的敬意,对事业的崇尚,浓缩在举手注目的瞬间里……

军种礼仪——别具三军风采

三军礼仪,各具军种特色。战鹰的编队姿态,战舰的旗语灯标,战马的昂首列阵……都以各自的独特表达,生动地展示军兵种特有的礼仪风采,丰富了我军的礼仪形式。

独树一帜的海军礼仪

在全世界所有的军种中,海军是礼仪最多的军种。海军礼仪是建立在军事礼仪、尤其是建立在海军传统和习惯的基础上的。海军礼仪是军队礼仪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海军军人思想品质的象征、军事素质的体现、精神风貌的反映、作风纪律的标志,是增进团结、传播友谊的重要手段。

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挂满旗、挂满灯、升挂国旗、设仪仗队和军乐队、舰员分区列队、鸣笛、鸣放礼炮、海上阅兵等等。

满旗:是海军舰艇白天按规定悬挂国旗、军旗,并由舰艏通过桅杆连接到舰艉挂满通信旗的仪式,用于迎接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和来访的外国军舰、重大节日、隆重活动,出国访问停泊于外国港口时。

满灯:是海军舰艇在夜间按规定沿满旗位置并围绕舰舷和上层建筑的轮廓挂满彩灯的仪式,用于迎接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举行隆重庆祝活动,通常在日落后挂满灯,夜晚12时关闭。

升挂国旗:军舰悬挂本国国旗,表示国家的尊严,同时表明军舰的国籍。隆重升旗是停泊的舰艇在规定的节日和逢重大事件时举行的一种盛大庄重的仪式。隆重升旗是指在列队升旗的同时,升挂满旗、桅顶旗和舰艏旗。中国海军规定,在国家法定的节日和海军成立纪念日、舰艇授旗和命名典礼、舰艇海上阅兵时,举行隆重升旗仪式。

舰艇出国访问,当迎接舰艇悬挂欢迎旗时,访问舰艇应立即升起表示感谢的国际信号旗组,并随即降下。

仪仗队:海军仪仗队是执行军队礼仪的海军武装分队。海军仪仗队分陆勤仪仗队和舰上仪仗队。

分区列队:分区列队是舰员在舰上列队的一种形式,用于迎接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海上阅兵、检阅舰艇、访问外国港口进出港时以及其他有关场合。

鸣笛:中国海军规定,鸣笛一长声,表示立正或敬礼;两短声表示稍息或礼毕。这种礼节通常用于迎接各级首长和外宾。

海军礼炮:海军礼炮是军舰上最隆重的礼节。它通常分为国家礼炮、个人礼炮、庆典礼炮和葬礼礼炮等。

海上阅兵:海上阅兵是在海上对海军舰艇进行检阅的仪式,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

情礼交融——尽抒军人情怀

军人刚强,也有喜怒哀乐的情感;军人坚韧,也有热泪滂沱的时刻。表达内心最深沉的情感,军人自有军人的礼仪。可能是壮士的一跪,可能是肃穆的凝望,可能是深情的相拥,也可能是一个朴素的军礼——都是军人情感崇高而神圣的表达!

分享到:
来源:中国网  2014-06-20  14900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