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道德观察
德育课堂
德育故事
礼仪学堂
视频讲堂
公益短片
德育专题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德育 > 礼仪学堂 > 正文

小学礼仪课开展家长培训 培养“绅士”“淑女”

      走进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小学,只见孩子们主动与路过的师长打招呼,相互谦让着走路……优雅的举止、文明的用语萦绕着整座校园。这些“小绅士”与“小淑女”到底是如何炼成的,学校有什么秘密宝典吗?

      礼仪教育需细水长流

“文明礼仪”一词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抽象模糊的,他们并不明白礼仪具体代表什么。因此,开设礼仪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如何养成做事文明的良好品格成为青年湖小学德育工作的任务之一。

2006年,《“小绅士 小淑女”宝典》校本礼仪教材诞生。“很快我们意识到,学生在对点点滴滴小事的反复操作过程中,可以逐渐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德育处主任张淑舫告诉记者,文明礼仪的培养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两次校园大规模的德育活动并不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应当将礼仪的培养融入到具体生活中,将养成文明行为的理念落实在平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里。

让家长体验礼仪课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往往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的优点和缺点经常在孩子身上以放大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家长就成为了学生在校外文明行为的主要监督者。

张淑舫发现,小学生文明行为问题之一就是不文明用语,在校外的表现比校内的问题更多。“我们通过开展家长礼仪培训活动,来提高他们的‘榜样力量’,以此引导家长注意学生在校外的礼仪教育工作,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

“中国的家长们总是在不自觉中采取过度保护的养育方式,无形中阻碍了孩子文明礼仪的养成。”德育处教师王凌呼吁,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机会练习,逐步培养他们的文明礼仪习惯。

童谣助学生文明养成

置身青年湖小学的校园中,记者看到墙上张贴着五个“文明形象”的卡通画,它们分别是青青、念念、虎虎、笑笑和学学,颜色鲜艳并充满童趣。为了将礼仪要求内化为行动和习惯,这五个“文明形象”还分别有配套的童谣,既朗朗上口,又能让小朋友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

“我们从坐、立、走姿和鞠躬等最基本行为入手,从校园文明、家庭文明和社会文明为切入点,让孩子的个性与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塑成。”在王凌看来,如果孩子从小就能对身边的每件小事都讲礼仪,由小及大、积少成多,那么长大后才会成为对大事情讲文明懂礼仪的栋梁。“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马路上会主动给盲人引路了,公车上会主动给老人让座了。这样,优良的传统文化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延续。”

“爷爷再见!”采访结束时恰逢放学,一位三年级男生微笑着向门卫大爷挥手道别。(本报记者 曹阳)

分享到:
  2014-04-28  6398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